盛夏之际,踏入陕北矿业公司旗下的两座矿井,仿若步入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这里,自然野趣与人文雅致相得益彰,晨光中的静谧与蓬勃的生机相互交织,工业的刚硬与生态的柔美完美融合,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态与工业和谐共生的壮美图景。
精耕细作,勾勒生态之美
在陕北矿业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期间,与会人员途经韩家湾煤炭公司原矸石山绿化工程区域,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一排排抗风耐旱的沙地柏、樟子松整齐排列,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不仅锁风固沙、涵养水源,更成为矿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无人机巡林、智能灌溉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造林护林工作如虎添翼,实现了精准高效、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身边的环境也越来越好。”这简单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陕北矿业公司广大职工近年来最深切的感受。公司始终秉持“不负青山,方得金山”的理念,坚持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双管齐下,推动“黑色煤炭”与“绿色生态”协同共进,精心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治理示范样板。
在生态修复方面,公司采取就地取土、削高填低、回填整平、防渗处理、植被恢复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使两座矿井排矸场复绿率均达到 100%,生态屏障愈发稳固坚实。在污染防治领域,严格管控危险废物产生、收集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变废为宝”,提高回收率;开展生态治理土壤污染整治,确保剥离表土合法堆存,回用率达到 100%;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实施韩家湾脱硫脱硝废水循环利用、疏干水及生活污水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龙华矿井井下陶瓷膜直滤系统等,矿井水达标处置率、生活水合规处置率、洗煤水循环利用率均达到 100%。这一项项亮眼的数据,是陕北矿业公司全方位、系统性生态治理举措的有力见证,也让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科技领航,开启数智新篇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成为陕北矿业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清晨六点,当第一缕晨光洒向大地,韩家湾煤炭公司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大屏幕上,矿井煤质数据实时跳动,智能采煤、智能掘进、智能通风等智能化子系统高效运转。这套如同“智慧大脑”的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宛如一位精准的指挥官,有条不紊地统筹着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
陕北矿业公司以绿色为底色,以智能为羽翼,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煤炭采、运、销全过程中,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发智能环保管理平台、智能降尘系统、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等管理功能,实现生态环保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生产设备大型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流程绿色化,让企业发展加速迈向“云时代”。
在矿区的各个角落,“智技”不凡的机器人成为生产的主力军。变电所、工作面、智慧仓储等地,都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通过“运营一大脑、矿区一张网”的整体布局,公司有效推动了减员增效和安全生产,为可持续高质量生产打造了“强引擎”。目前,公司所属两座矿井已建成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井田采前、采中、采后的智能管控,构建起矿山生态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进。
民心所依,浸润幸福暖色
生态之美,不仅在于山川秀丽,更在于让职工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韩家湾煤炭公司现代化温室大棚里,工作人员正根据公司食堂的订单精心采摘蔬菜。“我们每天根据蔬菜的成熟情况,为公司食堂采摘配送,让职工吃上‘田间到餐桌’的新鲜健康蔬菜。”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在他的身后,一根根碧绿的黄瓜挂着水珠,仿佛在诉说着绿色发展的喜悦。在陕北矿业公司的两座矿井,一座座现代化蔬菜大棚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矿区,成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生动写照。
为了让矿区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韩家湾煤炭公司持续开展见缝插绿工程。矿区公园内,亭台环绕、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工业区道路两侧的灌木丛中,格桑花竞相绽放,宛如职工身边的“口袋花园”。龙华矿业公司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园区内林荫小道绿意盎然,景观池生机勃勃,让人赏心悦目;布局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提升厂区周边环境质量,让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在增绿护绿的同时,陕北矿业公司还致力于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职工浴室改造升级,让职工享受舒适的洗浴体验;修建智能充电停车场,解决职工停车难题;龙华人才公寓投用,为职工提供温馨的居住环境;智慧餐厅系统改造,让职工用餐更加便捷高效。当生态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矿山的转型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绿染矿山,如诗如画。一代又一代陕北矿业人以向绿而行、久久为功的执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用行动“植”入绿色、守护绿色。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美好景象将持续绽放,书写着生态与工业和谐共生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