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生产的大背景下,掘进三工区积极响应“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号召,将目光聚焦于机电管理、台账规范、技术创新三大核心领域,全力消除机电设备“亚健康”状态,以系统化的举措推动安全生产稳步提升,为工区的稳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机电强基,构建安全防护屏障
机电设备作为掘进作业的“心脏”,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工区的安全生产。掘进三工区深知机电管理的重要性,为此建立了“三级点检 + 动态巡检”机制,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编织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
该工区制定了涵盖 23 项重点设备的预防性检修计划,将设备维护工作前置,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划分了 8 个责任片区,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一台设备都有人管、有人负责。每日,专业人员都会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与隐患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异常。
为了让操作人员更好地掌握设备操作与维护技能,工区编写了《掘进三工区电气设备操作维护手册》,详细细化了 8 类设备的操作规范与故障处置流程。这本手册成为了操作人员的“宝典”,让他们在工作中有了明确的指导。
此外,工区严格执行入井设备“三查三验”制度,从设备的外观、性能到安全性能进行全方位检查。累计排查设备 200 余台次,将各类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得设备完好率达到了 100%,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设备保障。
台账闭环,精准管控安全风险
台账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它记录着工区的作业风险、岗位隐患及操作记录等信息,是安全管理的“晴雨表”。掘进三工区推行班前班后会“双确认”制度,要求各班组对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并形成了标准化台账模板。这一举措使得台账记录更加规范、准确,为后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为了确保台账质量,工区每周开展“台账资料互检”活动,组织各班组进行交叉检查。在互检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累计发现并纠正记录漏洞 12 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台账的准确性,还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同时,工区建立了隐患整改“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实施分级管控。红色代表严重隐患,需立即整改;黄色代表一般隐患,需限期整改;绿色代表隐患已消除。通过这种直观的预警方式,工区能够及时掌握隐患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整改完成率达到了 100%,实现了对安全风险的精准管控。
技术创新,高效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创新是推动安全生产的重要动力。掘进三工区针对运锚机管线易破损、梭车电缆易划伤等实际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自主研发了运锚机管线防护装置和梭车电缆抹角防划伤装置。
运锚机管线防护装置采用高强度耐磨材料,并加装了缓冲结构。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该装置能够有效减少管线与周围物体的摩擦和碰撞,使管线故障率降低了 40%。梭车电缆抹角防划伤装置则通过弧形抹角设计,改变了电缆的走向,减少了电缆与巷道壁的接触,从而减少了 90%以上的电缆表皮磨损。这两项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有效消除了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掘进三工区通过机电强基、台账闭环、技术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工区将继续秉持安全第一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