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地千重浪,又是六月好“丰”光。为期3天的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遥感测量试点布置暨业务培训班在河南许昌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统计部门的逾百名农业农村统计调查业务骨干参加培训。
国务院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盛来运在动员讲话中指出,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是我国踏上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统计工作的重要职责。在这次普查中,将全面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对于高质量做好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普查创新,试点为先。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在黑龙江、江苏、河南、湖北、广西、四川、宁夏、新疆等8个省份开展遥感测量试点,并有13个地区自主开展试点,通过试点测试四农普遥感测量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技术要求以及工作组织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制定四农普遥感测量方案,顺利开展四农普遥感测量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将逐渐建立稳定的遥感影像保障渠道,搭建相对完备的软硬件环境,形成一套成熟的遥感统计调查制度和组织模式,为今后遥感测量业务化运行奠定扎实基础。
盛来运强调,试点工作是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时间紧、任务重,各试点地区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试点工作。
赋能农普,实训先行。为切实保障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遥感测量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次培训班紧扣试点任务需求,精心设计课程,从试点方案总说明到依法普查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从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到农作物面积实地调查,从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遥感测量到农作物种植用地、种植设施、畜禽养殖设施遥感测量,从遥感测量数据核实到遥感测量要点总结……3天的培训课如同一幅经纬交织的知识图谱,满满的干货让学员收获颇丰,不仅夯实了理论基础,更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将创新调查方式,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先进调查手段,提高普查工作质效。这次试点就是要对本次普查遥感测量设计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手段和工作组织等开展全面测试。”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处处长郭航告诉记者,“本次培训班,就这些内容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希望各试点地区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试点方案,高质量组织本地培训,扎实开展遥感测量试点工作,为正式普查打好基础。”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农村调查处刘阳告诉记者:“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更加清晰地构建起完整的技术知识框架,提升了实际操作技能,明确了试点工作方向。目前黑龙江已组建省级、试点市、县三级遥感试点工作专班,并制定遥感测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各项细则,全力以赴做好试点工作。”
此外,培训班组织8个试点地区围绕技术服务保障、软硬件环境搭建、试点工作组织等开展交流讨论,充分吸纳了各地的意见建议。
“江苏作为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遥感测量试点省份之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联合省统计局,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挖掘整理近十年历史影像及相关数据,收集试点县种植结构及物候信息,扎实有序推进遥感试点。”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二级巡视员蒋书明表示,“培训班内容丰富、讲解细致,重点突出,针对性、实操性强,让学员对试点方案要求有更全面了解,为顺利开展试点工作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路线图。各试点省展开交流研讨,取长补短,也为科学制定本省试点方案提供有益借鉴。”
“河南总队现有120余架调查用无人机,并同步配套PDA设备,可用于四农普遥感测量试点相关业务开展。同时,通过和软件服务单位、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就遥感影像自动化识别、地块自动化勾画、视觉大模型作物识别、人工智能大模型作物估产等领域进行合作研究,探索AI大模型在四农普遥感试点中的应用。”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杨浩介绍,“参加此次培训对试点过程中的业务流程掌握更加全面,进一步提升了农业调查业务能力。通过交流研讨,对四农普遥感测量试点中所涉及的技术思路、技术细节更为了解,拓展了思路。”
“此次培训让我对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有了系统性认知,更在专业技能与思维方式上获得了质的提升。我将以此次培训成果为实践锚点,主动总结难点堵点,扎实做好试点工作。”广西试点县的普查人员、国家统计局全州调查队汪新表示。
技能满载归沃野,不负农时备战忙。“为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遥感测量试点工作量身打造,内容丰富,覆盖全面,在学员中掀起知识风暴,吹响试点实战的冲锋号。”国家统计局农村司二级巡视员余新华说,学员们将把培训所学知识切实转化为实战中的“利器”,为扎实开展遥感测量试点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中国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