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安全帽,镌刻着矿工姓名,更铭刻着企业的为民初心;一行清晰字迹,标注着岗位身份,更传递着党组织的温暖关怀。在刘庄矿业,一台小小的刻字机,正以“微服务”撬动“大民生”,将职工的“忧心结”转化为党群的“连心桥”,书写着新时代国企党建的温暖答卷。
破题:从“痛点”到“支点”的民生突围
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安全帽标识磨损快、补刻难,成为困扰职工的“高频难题”。矿工们每年需多次往返外部刻字,耗时费力不说,自费开支更添负担。在“书记集中办公日”活动中,矿党委将这一“关键小事”纳入“民生清单”,以“三零”服务标准(问题解决零推诿、矛盾调处零延误、关爱帮扶零距离)为行动指南,一周内购置专业刻字机,同步推出“支部代办服务”:职工只需将安全帽交至支部书记,从刻字、粘贴到送达全程“一站式”包办,班前会即可领取。
这一创新之举,让“职工跑腿”变为“数据跑路”,让“反复折腾”升级为“一次办好”。刻字机轻快的运转声中,职工的烦心事悄然化解,党组织的承诺掷地有声——安全帽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成为践行“民生无小事”的生动注脚。
深耕:以“精度”提升“温度”的服务革命
“过去刻字要跑几里路,现在下班顺路交帽,第二天就能用上新标识!”开拓一队职工鲍师傅的感慨,道出了服务升级带来的获得感。
该矿党委以“销号式管理”确保服务长效化:定期维护刻字设备,优化刻字流程,通过满意度调查动态调整服务细节。看似简单的刻字服务,每年为职工节省开支数万元,更衍生出直饮水机“即时修”、通勤车“弹性调度”、技能培训“上门教”等民生组合拳。从安全帽刻字到生活点滴,党组织以“小切口”托举“大关怀”,让“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让“服务零距离”的承诺在矿井深处落地生根。
聚力:以“认同感”铸就“向心力”的党建实践
“只有把职工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安全生产才有人心根基。”矿党委书记苏多云的话,道出了党建引领发展的深层逻辑。
安全帽上的每一笔刻字,不仅是身份标识,更是信任纽带。从刻字机的高效运转到通勤车的精准调度,从直饮水机的即修即用到技能培训的送教上门,刘庄矿业党委以“微服务”凝聚“大合力”,让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在点滴关怀中不断增强。如今,井下巷道里,刻字机的轻响与机械的轰鸣交织共鸣;职工心间,党组织的温暖与企业的担当悄然扎根,共同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人心防线。
结语:以“微光”照亮“未来”
一台刻字机,折射出的是国企党建的温度与力度;一项民生工程,彰显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刘庄矿业党委以“小切口”破解“大难题”,用“微服务”汇聚“大能量”,让党群关系在点滴关怀中更加紧密,让企业发展在民心所向中行稳致远。未来,这盏以“微光”点亮的“同心灯”,必将照亮矿井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民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