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千点论”引发思考恢复信心必须健康发展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6020

据有关证券机构计算,截至11月10日,沪深两市70%以上的股票创出历史新低,多数股票缩水超过40%,大盘较2001年历史高位下跌了900多点,如果扣减近两年新股对指数的影响,大盘实际指数已跌至1000点。两年前,有人预言中国股市堆积着太多的泡沫,只有推倒重来、跌到1000点才是一个比较干净的市场,却不想“推倒重来”派一语成谶,当初预言今日应验,“千点论”已是不争事实。
    一位证券业人士满腹牢骚:“都是他们咒的,把股市玩惨了。”据《证券市场周刊》不久前报道,整个10月,只有274只A股上涨,下跌却多达971只,其中812只新股创下历史新低,曾出现跌停的股票有180多只。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此番暴跌,并非庄股雪崩,很多股票都是优质资产,既没有劣迹可循,也没有强庄俯身。
    “人们并没有因为‘推倒重来’的预言得到实现而产生认同,而是普遍不服气,甚至是强烈不满。目前深沪股市既不顾宏观经济走势,也不管个股质量的优劣全部下跌,表明这一预言的实现并不是资本市场正常规律的自然走势使然。”著名股份制专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推倒重来”的立论和产生“推倒重来”的结果并不是一回事。
    刘纪鹏分析道,“推倒重来”的立论是中国资本市场泡沫过多和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主张通过非市场手段打压股市。例如,2001年6月出台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就是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非流通股的可流通,增大股市供应量和市价减持非流通股所造成的投资人对大盘向下的预期,降低股市整体价格;2001年7月,通过行政办法检查银行违规资金入市。“这两剂猛药在海外成熟股市是不可能发生的,实际上是用‘休克疗法’迅速挤压股市泡沫。”
    而他则认为股市泡沫是虚拟资本经济的必然产物,并不是中国股市所独有。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中,股市出现上市公司造假和一定的泡沫是正常现象。挤压股市泡沫必须遵从资本市场的一般规律,主要靠市场规律的自然调节,辅之以转轨时期的政策引导。在过去两年多的股市大辩论中,刘纪鹏一直主张采用中国20多年来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模式,逐步通过监管政策的完善,在发展中解决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通过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挤压泡沫;国有股的减持应尊重中国股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尊重国情,以中小投资人能接受的净资产价格减持,即从中国股市特殊的股本结构调整入手,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股权分裂问题,从股本一侧挤压泡沫。
    对于造成股市严重下挫的两大政策,刘纪鹏逐一进行评价,“第一,认为股市泡沫是由银行违规资金导致,怕套牢国有银行的解决思路没有从提高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入手,而是通过一道类似于大检查的行政命令来实施,结果先得到消息的人率先出逃,最终套牢的是为中国资本市场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小股民。第二,面对高达4000多亿股、占中国上市公司总股本2/3的非流通股将会按市价减持的政策预期,人们对于在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时能够公平补偿流通股股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改革20多年来成功的经验和一贯坚持的渐进、稳定、逐步调整到位的改革思路。另外,虽然错误的国有股减持办法被国务院叫停,但由于国有股在场外向私营企业、外商和私人频繁的转让和没有找到符合实际、公平合理的全流通模式,导致约7000万股民数千亿的财产损失直到今天仍在继续发生。”刘纪鹏总结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当时资本市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国有股的产权并不清晰的条件下,提出如此药方的时机并不成熟。”
    “‘推倒重来’派还曾经预言到1000点时再谈投资价值,那么就目前的市场状态而言,已经跌至1000点,可以做价值投资了吗?”记者以此询问刘纪鹏。
    刘纪鹏的回答是:“股市尽管到了千点,只要根本性的结构问题不按尊重国情、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解决,就还会继续下跌。反之,只要我们摒弃错误的经济理论及其对政策的误导,资本市场就可以在结构问题解决之后健康发展,股市就会恢复其与国民经济同步上升的走势,就能迎来中国股市的春天。”

友情链接
5S培训 传奇画家网 山东在线 华夏网 收藏网 经济瞭望网 九州新闻网 百歌新闻专线 长株潭新闻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中南网 琉璃河新闻网 广西热线 资讯中国 福州热线 河北之窗 浙江品牌网 旅游信息化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企业报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订阅中心 | 网站地图 | 文章索引
统筹信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06513497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