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发言人毛群安透露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卫计委争取在2014年出台禁止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条例,同时也积极争取全国人大立法控制烟草危害。
目前,中国还没有全国性的控烟法律。毛群安认为,现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有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定,但“不够明确”。因此,从2013年开始,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的起草工作已启动,且列入了国务院立法计划。
毛群安还表示,控烟工作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任重道远。2014年元旦前,中办、国办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党政领导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这是因为,国内外经验都证明,重点人群,如公务员、医务人员、教师,吸烟与否对社会公众的影响非常大。
对“烟草经济”问题,毛群安表示,在中国,“烟草在一些地方是主要经济作物,涉及很多人的就业”。但是,烟草带来的经济收益和它给公众带来的健康危害相比,“收益是微不足道的”。
毛群安认为,目前阻碍中国控烟进程最主要因素是公众对烟草的危害,特别是对于二手烟、三手烟危害的认知不到位。“不一定是因为有人生产烟,才导致戒烟很困难。”只要全民都不抽烟,不送烟,不敬烟,烟草的生产自然会减少。
此前的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对此,卫生计生委另一位发言人姚宏文称,这是中国政府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举措。中国于2006年签署了该公约。
《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公共文化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吸烟,在其他公共场所要带头不吸烟。同时,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严禁使用或变相使用公款支付烟草消费开支。
卫生计生委发言人姚宏文称,该部门将要求卫生计生机构全面参与创建无烟环境,其所有工作人员不得在禁止吸烟的室内外场所吸烟,同时将安排专兼职人员劝阻和制止他人违规吸烟行为。同时,在卫生计生机构内不得销售和提供烟草制品,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据卫生计生委资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7.4亿非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危害。中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