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春风轻拂,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走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聚银公司的各生产线,仿佛踏入了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梦幻世界。作业数据自动采集,如同敏锐的触角,精准捕捉着每一个生产细节;现场作业人员实时定位定点管理,恰似一双双无形的眼睛,时刻守护着作业安全;智能AI识别岗位安全风险,更像是一位位忠诚的卫士,提前预警潜在的危险……一股股信息数据流在聚银公司的各个角落奔腾涌动,驱动着安全生产管理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渐入佳境。聚银公司以数智工程三年行动为契机,紧紧抓住模型和数据这两个关键要素,将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入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现代化企业插上了数智化的“强劲翅膀”。
以“智”筑安:AI赋能,特殊作业管理开启“零报表、一键式”新模式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聚银公司在安全管理领域早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建立了涵盖双重预防机制、特殊作业票、重大危险源监测、人员定位等核心安全管理领域的智能化管理体系。然而,他们并未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挖掘AI的巨大潜力,让AI在风险预测与评估、作业环境监测、人员定位与安全管控、作业票审核和现场安全监控等方面大显身手。
在特殊作业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中,AI化身为智能“安全员”,凭借其强大的逻辑运算能力,通过逻辑互锁和重要时间节点自动生成电子票。它如同一位严谨的审核官,将作业人员资质数据库与作业票强制关联,确保每一个参与作业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资质。“申请——审批——执行——验收——关闭”全环节在线可视,就像一条清晰透明的生产线,每一个步骤都一目了然。一旦出现异常操作,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如同拉响了警报器,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而且,数据一次录入、全程共享共用,避免了重复劳动和信息误差,作业票审批时间缩短了50%,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安全生产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以“智”增效:生产系统改造升级,劳动强度与生产效率“一降一升”
面对传统产线“专线专用”、升级空间有限、智能化改造“牵一发而动全身”等诸多难题,聚银公司各基层单位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们充分评估设备状态与改造可行性,精心定制模块化改造计划,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智能控制系统或柔性技术,为“老设备”换上了“新大脑”。
在聚银公司能源动力厂水处理岗位,一位员工感慨地说:“现在只需输入目标温度,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调节,再也不用紧盯仪表盘反复操作了!”该单位在循环水DCS系统中新增独立控制模块,运用PID算法自动计算,构建了“温度设定 - 实时反馈 - 动态调节”的闭环控制体系。这一变革如同给水处理系统装上了一颗精准的“心脏”,循环水给水温度的控制精度提升了超80%,温度波动始终控制在±0.5℃范围内。下游换热设备运行效率同比提高了12%,人均工作效率也提升了40%以上。此外,该公司环境保护中心还将原有PLC控制功能上传至DCS系统,实现了水处理系统的集中控制,工艺指标质量控制大幅提升,让生产过程更加稳定、高效。
以“智”育才:建设数智化人才队伍,解放思想推动业务流程转型升级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聚银公司将培养数智化人才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以先进技术应用为牵引,从公司、业务、员工三个层面将数智化人才培养战略逐层分解。
公司结合发展需要制定数智化转型策略,立足业务流程梳理数智化需求,选派骨干技术人员前往南京学习DeepSeek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决策效率、增强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知识,让员工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管理转变。这就如同为员工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科技的大门,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同时,该公司组织开展PPT制作等办公类竞赛,鼓励青年员工突破传统思维,借助AI挖掘自身无限创意。在竞赛中,青年员工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AI技术与办公技能相结合,提高了在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图像视频制作等领域的AI应用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数智化的浪潮中,聚银公司正以坚定的步伐、创新的思维,不断探索前行。他们以“智”筑安,守护着企业的安全生产;以“智”增效,推动着生产系统的升级改造;以“智”育才,为企业的发展储备着源源不断的动力。相信在数智化的赋能下,聚银公司必将在现代化企业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