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峁矿业公司幽深静谧的千米井下,有一支队伍宛如隐匿于黑暗中的“光明使者”,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默默守护着矿井的安全。他们是瓦斯检查班,31名成员如繁星般汇聚,用专业与坚守编织起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生产“防护网”,成为煤矿安全领域最坚实的脊梁。
硬核担当:筑牢安全前沿“烽火台”
瓦斯检查班身处矿井安全生产的最前沿,是当之无愧的“前沿哨兵”。他们肩负着矿井有害气体浓度监测、通风系统运行状况检查以及安全隐患排查等多项关键使命,每一个任务都关乎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生产。
“瓦斯检测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数据都是矿工兄弟的生命线。”班长刘永权的话语掷地有声,这不仅是他的口头禅,更是班组成员铭刻于心的行动准则。自2009年投身瓦斯检查工作以来,刘永权始终秉持“隐患就是事故”的坚定理念,将安全意识融入每一次检查、每一个数据记录之中。
在他的带领下,班组严格执行“网格化”巡查制度,将井下区域划分为一个个细密的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确保巡查无死角、无遗漏。每班三次的精准汇报制度,如同精准的时钟,将井下的安全状况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地面指挥中心。正是这种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让该班组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安全生产的优异成绩,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为矿井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多维淬炼:锻造技能精湛“特种兵”
千米井下的作业环境复杂多变,瓦斯涌出、通风不畅、地质条件复杂等问题时刻威胁着安全生产。面对这些挑战,瓦斯检查班深知,只有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队伍,才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守好安全底线。
为此,班组构建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理论培训是筑牢安全根基的基石,他们定期组织班组成员参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深入讲解瓦斯检测原理、通风系统知识、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让每一位成员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锻炼则是提升技能的关键环节。班组常态化开展“老带新”“强带弱”结对帮带活动,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与新职工、技能较强的职工与相对薄弱的职工结成对子,手把手传授工作经验和操作技巧。在井下现场,老职工耐心指导新职工如何正确使用检测仪器、如何准确判断瓦斯浓度变化、如何排查通风系统隐患,让新职工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在这种多维度的培训模式下,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今,已有6名职工在省级以上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成为行业内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他们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兵”队伍,随时准备应对井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挑战。
温情凝聚:打造温暖和谐“大家庭”
在瓦斯检查班,严格的管理与温情的关怀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班组不断前进。班长刘永权深知,一个团结奋进的班组不仅需要铁的纪律,更需要家的温暖。
在日常工作中,刘永权始终关心着每一位班组成员的生活状况。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职工宿舍,与大家促膝谈心,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伸出援手。当有职工生病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探望,送上关怀和祝福;当职工家庭遭遇突发困难时,他会立即组织爱心捐助活动,号召全体班组成员伸出援手,帮助同事渡过难关。
这种以情感人、以心聚力的管理方式,让班组成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增强了大家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班组里,既保持着纪律严明的“铁规矩”,大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暖温度”,同事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这种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让班组成员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和艰巨的生产任务时,大家齐心协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
在千米井下的漫漫巷道中,瓦斯检查班的身影依旧忙碌而坚定。他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守护者,在黑暗中默默坚守,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诠释着对煤矿安全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追求卓越的理想信念,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道路,为张家峁矿业公司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